银屑病俗称牛皮癣,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病程较长,有易复发倾向,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。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,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。临床表现以红斑,鳞屑为主,全身均可发病,以头皮,四肢较为常见,多在冬季加重。中医称“白疕”、“干癣”,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营血不足,化燥生风,肌肤失养。
【主治】:治银屑病初起,症见躯干及四肢头皮甚至面部,散发红色斑丘疹,小如粟米、大如蚕豆。日久可以扩大成片。有的可相互融合,颜色鲜红或肉红色,表面鳞屑不多,有“同形反应”,痒而不甚。全身症状可见咽干口渴、咽痛,大便干,尿黄,舌红苔黄或黄腻,脉弦滑,治疗则应清热凉血,祛风解毒。
【方药】:土茯苓30克,忍冬藤15克,北山豆根10克,板蓝根15克,草河车15克,白鲜皮15克,威灵仙6克,甘草6克。
【加减】:大便干加大青叶10~15克;皮疹红而热、口干,加生地黄15~30克,牡丹皮15克;尿黄加白茅根15克。此方于20世纪80年代已研制成丸剂(蜜丸及水丸),商品名“克银丸”,为我国第一个卫生部级批准上市的中成药。此丸药适用于进行期及初步稳定期的寻常型银屑病。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)
【主治】:银屑病血虚风燥证,病变到稳定期,皮疹平扁淡红,表面干而脱屑,时有痒,治宜清热解毒、养血润燥。
【方药】:生地黄30克,参15克,丹参15克,麻仁10克,大青叶15克,北山豆根10克,白鲜皮15克,草河车15克,连翘15克。
【加减】:皮屑多而燥痒者加石斛、玉竹;血虚兼有瘀者(皮损暗红而干,舌暗红或暗紫)加郁金、三棱、莪术。(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)
【方药】:生槐花30克,生地黄30克,牡丹皮15克,白茅根30克,紫草根15克,赤芍15克,鸡血藤30克。
【主治】:银屑病,风燥血热证,症见皮损鲜红,且不断出现新发皮疹,刮去红斑表面鳞屑可见发亮的薄膜,点状出血,有同形反应。伴心烦、口渴、大便干、尿黄、舌红苔黄或腻,脉弦滑或数。(《中医研究》1995年第6期)
【病案举例】:李某,男,26岁,周身泛发红斑,瘙痒,脱皮,反复发作3年,近期加重,查见周身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,掀掉鳞屑,基底部鲜红,呈筛状出血渗液,舌质鲜红,苔少,脉数,诊断为牛皮癣血热证。方用凉血活血汤加减:板蓝根30克,金银花30克, 白茅根30克,牡丹皮12克,紫草根15克,生槐花30克,生地黄20克,地肤子15克。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,效不更方,连服月余,皮损全部消失,随访3年未复发。
【组成】:土茯苓、薏苡仁、胡麻仁各 15克苦参、炒山栀、生甘草、苍术各6克,白鲜皮、川楝根、皮榧子各9克,灵仙12克,川连3克。
【来源】:著名老中医李继昌验方

【组成】:白花蛇舌草、乌梢蛇各60克,三七粉、苦参各50克,白鲜皮、土槿皮、赤芍、丹参、当归各30克。
【用法】:将上药共研为细末,装入0.3克胶囊。用药头3天每日1粒;用药第4~6天,每日3次,每次2粒;以后为每日3次,每次2粒,均为饭后服用。20天为1个疗程。
【疗效】:用此方治疗120例,结果痊愈89例,有效23例,无效8例,总有效率93.4%。
【组成】:板蓝根、苦参、土茯苓、丹参、赤芍各15克,威灵仙、乌梢蛇、七叶一枝花、射干、白鲜皮各10克,蝉蜕6克,蜈蚣5条。
【用法】:每日1剂,水煎,分2~3次口服。5剂为1个疗程
【验案】:用此方治疗银屑病患者105例,经用药3~5个疗程后,其中治愈88例,显效10例,有效5例,无效3例,总有效率为98.1%。
【方药】:石榴皮、紫草、丁香、苦参、川黄连、白鲜皮、地肤子各50g,菜油1000ml。
【制用法】:将上药入菜油中用文火炸至深黄色捞出。以此油搽患处,每天2次或3次。
【疗效】:用方治疗银屑病(牛皮癣)患者125 例,经用药5~10天,其中治愈120例,好转5例,有效率为100%。
【制用法】:将上药去外壳,将其肉放入10ml醋内磨成糊状,外擦癣面疗效用上药治疗银屑病(牛皮癣)28例,一般10~30天全部治愈。
【方药】:土茯苓 30g,金银花、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、紫草、牡丹皮、生地黄、玄参、水牛角粉、黄芪、当归、红花、生何首乌、黄芩、白鲜皮、乌梢蛇各10g,蜈蚣3条。
【加减】:血热型第2~5味药增量,血燥型第6~9味药增量,血瘀型第10~13味药增量,均增至20~25g
【疗效】:应用自拟速效消银散治疗银屑病370例,其中治愈296例,好转58例,无效16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