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智影体检中心(医学影像诊断中心

TIANJIN ZHIYING CLINIC

预约热线:022-60888065

慢性肾衰竭(以下简称慢性肾衰)是各种肾病继续发展,导致体内代谢产物蓄积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候。本病类似中医学中“关格”“水毒”“肾厥”“虚劳”等范畴。
 
  方一
 
  【主治】:尿毒症、慢性肾炎
 
  【方药】:西洋参、五味子、炮附子各3克,麦冬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怀牛膝、生地黄、熟地黄各9克,茯苓、泽泻各12克,车前子(包)15克,白茅根30克,肉桂1.5克,牡丹皮6克。
 
  【用法】:将上方制成口服液,每支10毫升(相当半剂汤药量)。每日2次,每次10毫升。
 
  【编按】:本方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谢海洲教授之经验方,是以肾气丸和生脉散合方加味而成。诸药合用强心益肾,化瘀清火,于尿毒症心肾俱虚,毒热内蕴之病机,甚为合和。若病症较轻,亦可煎煮服之(见:杜怀棠.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石家庄: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2)。
 
  方二
 
  【主治】:尿毒症
 
  【方药】:熟附子10g,肉桂心(炯服)2g(或桂枝10g),白芍15g,茯苓15g,白术15g,生姜10g,猪苓30g,茯苓皮30g,益母草30g。
 
  【用法】:水煎服,宜与灌肠方同用。
 
  【功效】:温阳利水
 
  【分析】:本方以附子为君药,本品辛甘性热,用之温肾助阳,以化气行水,兼暖脾土,以温运水湿。臣以茯苓利水渗湿,使水邪从小便去;白术健脾燥湿。佐以生姜之温散,既助附子温阳散寒,又合茯苓、白术宣散水湿;白芍亦为佐药,其义有二: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,《本经》言其能“利小便”,《名医别录》亦谓之“去水气,利膀胱";二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,以利于久服缓治。肉桂心可温通经脉,散寒止痛;益母草取其活血利水消肿之义。如此组方,温脾肾以助阳气,利小便以祛水邪。(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[M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1998 :222)
 
  方三 肾衰灌肠方
 
  【主治】:慢性肾衰、尿毒症者
 
  【组成】:生大黄10~20g,白花蛇舌草30g,六月雪30g,丹参20g。
 
  【用法】:合方煎成200ml,保留灌肠,每日1~2次。
 
  【功效】:化湿热,利水毒,泻浊瘀。
 
  【加减】:有阴凝征象者加熟附子 15g,苍术20g;血压较高或有出血倾向者,加生槐米45g,广地龙15g;湿热明显者加生黄柏20g;阴虚者加生地黄20g,川石斛20g。
 
  【分析】:朱师认为,慢性肾衰竭,肾虚为本,湿热、水毒、浊瘀为标。尤其在尿毒症阶段,更不能只治本,不治标。因此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指标明显升高,这是观察尿毒症轻重的重要标志,所以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。在温肾、补肾的同时,必须配合化湿热、利水毒、泄浊瘀之品,才能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,而有利于危机的逆转。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法有抑菌抗感染、改善微循环、解除肾小动脉痉挛、增加肾血流量、抑制或减轻变态反应性损害等作用。
 
  在肾衰竭的尿毒症阶段,由于血尿素氮和肌酐持续升高,浊阴上干,出现频繁呕吐,症情危笃,服药困难。采取中药保留灌肠,是一种有效的措施,也可以说是“中药肠道透析法”。部分药液可在结肠内吸收,部分则直接发挥作用,它对呕吐、厌食、乏力、血压升高及防止感染与出血,有明显作用,并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,使此等毒性物质从肠道排出;还可降低血钾,减轻肾周围水肿,改善肾血流量,有利于肾功能之恢复,促使症情好转。灌肠方由清泻、解毒、化瘀之品组成。
 
  朱师认为,慢性肾炎由于病程较长,体气亏虚,在治疗好转情况下,必须继续治疗,以期巩固,切不可停药过早。在病情稳定后,应长期服用丸剂以巩固疗效,偏阴虚者可选六味地黄丸,偏阳虚者则用金匮肾气丸。而冬虫夏草不仅可以巩固疗效,而且有改善肾功能及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,对血尿素氮和肌酐均有降低作用,同时对其以外的中分子代谢产物可起到某种调节作用,是治疗重度慢性肾炎和巩固疗效之佳品。每日用1g煎汤,连渣服用,或研末胶囊装盛,每日服4粒。
 
  同时,慢性肾炎患者在康复期间要注意生活多样化、节律化,静中寓动,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,做些户外活动,以适应时令变化,避免呼吸道感染,以免诱发宿疾;在饮食方面要以清补为主,不宜食用辛辣刺激以及含盐分过高的饮食,这对配合药物治疗的作,用是不可低估的。(朱良春.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 国医大师朱良春[M].北京;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1:142-144)

 
  方四 消水汤
 
  【主治】:适用于慢性肾脏病由于脾肾虚损,湿热、瘀血壅结三焦所致,临床症见水肿日久,遍身手足俱胀,面目亦浮,口不渴而皮毛出水,手按其肤如泥,喘息口渴,口干咽干,小便不利,大便秘结,脘腹胀满,舌质红,舌苔白厚,脉象沉数或沉滑有力。亦适用于肝硬化腹水、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出现腹水者。
 
  【方药】:海藻40g,牡蛎30g,牵牛子15g, 槟榔20g,郁李仁20g,泽泻25g,猪苓20g,茯苓30g,车前子50g,王不留行20g,肉桂10g,枳实15g,厚朴15g,木香10g。
 
  【用法】:水煎服
 
  【功效】:健脾暖肾,清热化湿,散瘀利水
 
  【分析】:本方从决水汤加减化裁而成,决水汤出自清代《辨证录》,由茯苓、车前子、王不留行、肉桂、赤小豆组成。《辨证录●臌胀门》云:“人有水肿既久,遍身手足俱胀,面目亦浮,口不渴而皮毛出水,手按其肤如泥,此真水鼓也。.... 宜用决水....”原方重用茯苓、车前子,其功散瘀利水,健脾温肾,以补脾渗湿为主,纯属脾虛者有效。而慢性肾脏病高度水肿多虚实夹杂,必须攻补兼施,方能奏效。张师在原方基础上加入海藻、牡蛎、牵牛子、槟榔、郁李仁、泽泻、猪苓、木香、枳实、厚朴。方中海藻为治腹水之要药。《千金方》治大腹水肿,气息不通,危在旦夕之大腹千金散即以此药为君。海藻、牡蛎、牵牛子以软坚散结、攻逐水饮,以之治大腹水肿,其效甚佳;槟榔、郁李仁破坚攻积,使水从大便排出;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车前子清热利水使水从小便而出。水与气同出一源,气滞则水停,气顺则水行,故用木香、枳实、厚朴行气导滞利水;王不留行善于通利血脉,行而不走,走而不守,且有利尿作用,故有活血利尿消肿之功;茯苓、泽泻益气健脾利湿,脾气健则运化功能复常,水湿得以正常分布自无停蓄为患;肉桂温肾阳,肾阳充则恢复其开阖功能,小便自利。诸药共奏寒温并用、消补兼施、上下分消之功。(张佩青.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●国医大师张琪[M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1:140-141)
 
  方五 平胃化湿汤
 
  【组成】:草果仁15g,苍术15g,半夏15g,厚朴10g,紫苏15g,砂仁15g,陈皮15g,甘草5g,芦根15g,竹茹15g,生姜15g,茯苓15g。
 
  【用法】:水煎服
 
  【功效】:芳香醒脾,利湿化浊
 
  【主治】:慢性肾衰竭之湿邪中阻,脾阳不振证;症见恶心呕吐,胃脘胀满,口气秽臭,头晕身重,倦怠乏力,烦闷,舌苔白腻,脉缓。
 
  【分析】:平胃化湿汤即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草果仁、砂仁、生姜、苍术燥湿温脾,辛化痰浊,醒脾除湿;藿香、紫苏、厚朴芳化湿邪,消除痞满;复用芦根、竹茹以降逆止呕。共奏散湿除满,降逆止呕之效。同上
 
  方六 灌肠方
 
  【主治】:尿毒症,昏迷,脓毒血症
 
  【组成】:大黄30g,槐花30g,积雪草30g,紫苏叶10g,益母草30g。
 
  【用法】:水煎,煎至200ml,紫金锭3片,熔化,保留灌肠。
 
  【功效】:清热解毒
 
  【分析】:中药灌肠法始见于汉代医家张仲景《伤寒论》,此法使药物吸收完全,生物利用度高,吸收快,显效速,甚至可与静脉注射相媲美,且直肠给药,50%~ 70%药物不经肝脏,直接进入大循环、减轻肝脏损伤,对急症患者有利。目前,中药灌肠法在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急症治疗中应用广泛,诸药合用,可凉血止血,利水消肿,清热解毒,可解尿毒症等热毒,使毒邪有出路。同上

慢性肾衰竭效验良方

创建时间:2021-08-16 10:52
浏览量:0
收藏
首页    验方    慢性肾衰竭效验良方

影像知识

天津智影体检套餐